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

藥王脈學 傷寒基礎六病http://blog.xuite.net/drjychen/twblog/343984999

基礎概論 16:六病的探討http://blog.xuite.net/drjychen/twblog/343984999
作者:陳建元
我們在基礎概論 15:《脈經》卷七仲景文中的〝六病〞實質是什麼?這邊已經弄清楚了仲景的六病是什麼,在這邊,我們則對六病來做一個探討。
【表一】仲景六病之脈證表現對照現代語言描述及病位所在
仲景六病
脈證表現
以現代語言來描述
病位
太陽病
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,肺脈浮或心脈浮。
相當於感冒初期的症狀。
病位在肺系;或在心系。
陽明病
高燒發熱、口渴身熱,肺脈實大數、滑大數、洪大數。
相當於感冒的發熱期。
病位在肺系,常旁及脾系、心系。
少陽病
1. 胸脇之間憋悶不舒服,肺脈弦或沉弦,可兼滑、大、數、澀等脈象。
2. 噁心嘔吐、惡寒發熱輪替出現,肝脈弦,或沉或浮。
1. 相當於誤藥之後,導致外感內陷(感冒壞病)的胸部憋悶氣滯不舒服。
2. 或是感冒併發內耳發炎而眩暈。
1. 病位在肺系,常旁及脾系。
2. 病位在肝系,常旁及肺系。
太陰病
腹部冷痛不舒服,脾脈虛或沉虛無力。
相當於過度使用下法之後,腹部的隱痛痞悶不舒服。
病位在脾系。
少陰病
全身性的惡寒、發冷、嗜睡,諸脈沉細無力。
相當於某些病人免疫抗體低弱,感冒之後咳嗽鼻塞不明顯,只是瑟瑟惡寒;或是過度汗下之後,電解質不平衡,出現體力不濟虛弱惡寒的表現。
病位在全身。
厥陰病
1. 吐蛔,脈象不定。
2. 外感之後惡寒發熱同時出現、或寒證熱證同時出現,肺脈浮取弦緊中按滑大。
1. 相當於感冒引起蛔蟲竄動。
2. 或是感冒之後的表有風寒內有實熱的寒熱錯雜表現。
1. 病位在脾系。
2. 病位在肺系,常旁及脾系、心系。
上面那個表要背起來,就能掌握整本《傷寒論》或《脈經‧卷7》的精神。
 
再來我們來探討在實務的臨床上,〝六病〞之間可能出現的交互變化:
患者可能一感冒就只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,肺脈浮或心脈浮的這些症狀,其他的症狀不明顯,那就是所謂的病情只停留在〝太陽病〞,所以使用太陽病的治法來處理就可以了。
患者可能一感冒就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的症狀;後來逐漸轉成高燒發熱、口渴身熱,脈象也變成肺脈實大數、滑大數、洪大數,那就是所謂的病情〝由太陽病轉成陽明病〞,那治療的時候就要兼顧太陽病與陽明病的方式。
患者可能一感冒就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的表現,但是後來這些症狀都消失了,只變成高燒發熱、口渴身熱,脈象也變成肺脈實大數、滑大數、洪大數,那就叫做〝太陽病已罷,轉成陽明病〞,那就要捨棄原來的太陽病治法,而以陽明病治法為主。
患者也有可能是一開始就是高燒發熱、口渴身熱,肺脈實大數、滑大數、洪大數,使用陽明病治法之後,高熱已退,接著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,肺脈浮或心脈浮的表證表現,這就叫做〝陽明病已罷,轉出太陽病〞,那就要捨棄原來的陽明病治法,而改用太陽病治法為主。
有的患者是一開始就出現全身性的惡寒、發冷、嗜睡,諸脈沉細無力的少陰病表現,經過了少陰病的治法之後,逐漸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,肺脈浮或心脈浮的這些表現,這就叫做〝由少陰病轉出太陽病〞,那就要捨棄原來的少陰病治法,而改用太陽病治法為主。
有的患者是一開始是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,肺脈浮或心脈浮的太陽病表現,太陽病本來應該使用太陽病的表解法來處理,但是卻誤用下法,於是病人就出現腹部冷痛不舒服,脾脈虛或沉虛無力的太陰病,這個時候,就要捨棄原來的太陽病治法,而改用太陰病治法為主。
有的患者是一開始是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,肺脈浮或心脈浮的太陽病表現,太陽病本來應該使用太陽病的表解法來處理,但是醫者卻誤用下法,於是病人就出現全身性的惡寒、發冷、嗜睡,諸脈沉細無力的少陰病,這個時候,就要捨棄原來的太陽病治法,而改用少陰病治法為主。
有的患者是一開始是出現鼻塞咳嗽頭痛、身體骨節疼痛、惡風寒,肺脈浮或心脈浮的太陽病表現,但是感冒病毒由耳咽管上溯而感染內耳,內耳是管平衡的,內耳一感染則出現眩暈、噁心嘔吐、惡寒發熱輪替出現的表現,這就是所謂的〝太陽病、少陽病併病〞,治療時當合併太陽病、少陽病的治法。
……
……
諸如此類,六病之間的相傳變化有數十種,《傷寒論》中的所有條文,就是在探討這〝六病〞間的轉歸變化與預後用藥。
由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知道,仲景雖然是用〝太極圖〞來比喻〝六病〞之間有相傳變化的現象(請參看基礎概論 15:《脈經》卷七仲景文中的〝六病〞實質是什麼?),但那也僅是比喻而已,目的是用來提示後人:〝六病〞有相傳變化的現象,而實務上人體罹患外感疾病的時候(主要是指普通感冒),是不可能按照著太陽病 → 陽明病 → 少陽病 → 太陰病 → 少陰病 → 厥陰病,這樣子的順序來生病的,仲景《傷寒論》中所有條文要提示我們的,就是學醫要活用,並且好好地練習好自己的脈、證功夫,然後才能對〝六病〞做出正確的判斷,判斷外感疾病(主要是指普通感冒)處於〝六病〞中的哪一個區塊,就使用該區塊的治法來截住外感扭轉疾病,才能收到良好的療效。
【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,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,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。】
【藥王脈學講壇】http://blog.xuite.net/drjychen/twblog

平均分數:0 顆星    投票人數: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